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京师上巳 东汉 · 杜笃
 押虞韵
窈窕淑女美胜艳,妃戴翡翠珥明珠(○《书钞》百三十五。○逯案。《书钞》原题杜季稚。稚殆雅之讹。又汉人七言率句句用韵。此艳珠不叶。疑非出一章。)
王氏族谱序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四、《须溪集》卷六
生物一本。
今言陈胡者曰舜后,未有曰吾瞽出也;
言司马、欧阳者本禹,未有曰吾自鲧也。
故谱之所传,世之所及,必有可称者耳。
计其间绝续转徙,陵夷湮没,何可胜数,而居然十世百世不乱。
姑即吾身而论,为士者有几?
士而不失业而迁者有几?
推而上之,其无名若字如阿大、第五者岂其少哉?
而阿大、第五至今云者,亦独以其仕耳。
吾乡金地王氏,北来,季稚以十八世孙谱宋而上,又谱金地而上,则推极其本自黄帝而下,盛哉!
槐阴与马粪何别已,皋陶、庭坚忽诸多矣。
又南又北,得不失姓难,士大夫数世忘祖,闻遥遥以掩口,独先河后海,跋涉不坠,又难。
按王氏有妫姓,有姬姓二,有外国姓四,至晋始分琅琊晋阳不同谱,然济称恬从兄,则二谱又似未尝不同也。
季稚一本之帝王,似矣。
礼,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毋亦以黄帝而上,有未始无始也者。
而金地称长者曰始祖亦非也,非其有田若祠以存至此,后世岂知有长者哉?
是其存也又不以谱也。
尝记贾丞相初牒胄试,贾于族微有憾,扬言曰:「天下士夫无它贾,求即与牒」。
馆中共赞我公广大,得张子《西铭》意。
是日适客倡贾都都参,有孙秘书者素狎,起惊曰:「将无求牒试耶」?
四坐笑不能忍,似道亦笑而沮。
试言生物一本,安处此?
华山青柯坪千尺幢庚子 清 · 钱载
 押质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四十二
自观王履图,五岳此粗悉。
清霄绿雾敛,三峰纯石一。
石缝土积尘,居然草纤茁。
如是七千丈,四方周嵂崒。
希夷崖又蜕,初平谷既叱。
垂锁下上攀,轻于船挽繂。
娑罗即菩提,独立意款密。
青柯馆深造,十八盘险出。
青铁削西峰,山半众非匹。
壁悬野生,左右矫风日。
孤幢俨以招,双屐不余尼。
怊怅玉井莲,修茎飐芳苾。
雪夜杂诗 其八 重光协洽 清 · 舒位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四
相逢人海好居诸,情话萧条宦海馀。
拓落十年循吏传,牵连一纸绝交书
入资司马谈何易,折狱公羊计屡疏。
却看三珠连理树,彭城旧约爱同徐谢山刺史直卿编修季雅太学。)
归舟回泊锡山喜晤拙修少宰别后却寄四十韵丙子 清 · 袁枚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十二
小隐袁临汝,遗荣贺季真
相逢端午节,一笑惠山
巢燕难忘主,驯猿尚号宾。
廿年灯火梦,万里别离身。
杜邺儿从学,林宗雨折巾。
惭非千里马,曾遇九方歅
适馆悬方榻,移斋近紫宸
书声槐市听,经义礼堂陈。
地煖花能发,风高翼各振。
有缘通世好,无分接清尘(枚出孙文定公门,孙出嵇文敏公门。)
贱子南征日,先生珥笔辰。
飞觞浇末吏,分俸润行人。
碧海翔孤凤,空江走弱鳞。
公才怀谢嘏,旧手失王筠
沙坂霜蹄骏,盐车独角麟。
忆云泥有意,犯斗路迷津。
再踏天街雪,重污相府茵。
鬑鬑臣面改,奕奕兽头新。
令嗣衣辞褐,司农手算缗。
李膺方接席,丕豹又投秦。
读礼车仍返,还山手更龟。
萱堂高甲子,松影守庚申。
往岁黄河决,劳公赤舄巡。
新诗团扇赠,旧雨点心频。
渺渺瑶华信,飘飘弱水轮。
还朝歌瓠子,赞化佐洪钧。
为奉潘安母,归寻张翰
江天挥白羽,腰带解黄银。
春水潮痕阔,沙堤草色匀。
儿时思钓弋,膝下问羞珍。
观乐应欹帽,披貂更采蘋。
莺花归哲匠,风月识宗臣。
笑我为残客,先公作逸民。
四旬双鬓雪,百岁两家亲。
饮水知官味,寻春忘旅贫。
可能称幸草,差免爇劳薪。
逝水伤陈迹,知交感宿因。
奚童情宛宛,弟子礼恂恂。
半醉辞华屋,深秋望钓䑳。
何时宋季雅,千万买芳邻
用前韵简赵薛二丈 其一 南宋 · 蔡戡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谁遣閒愁百种生,消除惟有酒尊盈。
自知老去风流尽,暂得官閒气味清。
香阁寂寥谩邻女(自注:杜秘书窃邻女酥香,后作《永遇乐》诀别,今所传“香阁寂寥”是也。见《丽情集》。),罗帏调护想宗英(自注:山谷《戏马中玉(原作王,据常州本改)诗》“罗帏绣幕深调护”。)
二君此举宜先罚,大白先浮伯雅兄(自注:刘表子弟好饮,为三爵如兄弟,曰伯雅仲雅季雅。出《广人物志》。)
文丞相信国公归葬文 宋末元初 · 王幼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三、同治《庐陵县志》卷五二、乾隆《吉安府志》卷七二
呜呼,幼孙独不得从公而俱死耶!
始初建议,委曲迁避,惟期纯忱,终尽所事。
人皆议其为非,而终也竟莫移其一是。
及其寄声小村,贻书禾川,吟诗岭海之南,犹欲收敛,以俟静密而观。
人又议其为迂愚苟便,而终也竟莫强其所难。
呜呼!
前言如梦,不幸而中。
予方衰绖,里闬震动。
君亲危亡,感发悲痛。
毁几灭性,岂敢求用?
当途宛转,乃欲共济。
既无可为,乃复苫块。
忽焉风传,谓大索客,遁藏苟免,孰不惕息?
幼孙嶷嶷,为纲常计。
士谁不死,死以知己。
昔远阙廷,不及死君;
今也徇义,出入于门。
于是大揭所授之职衔,不易所服之衣冠,遍告朋友,遍语百官:吾实为公之门下客,而不可逭者也。
至于误传仙去,设位而致祭
继闻舟过,追饯而悲歌,贵弟入燕而请委,是皆欲以身从公游于泉下,而靡恤其他者也。
呜呼,幼孙独不得从公而俱死耶!
呜呼,公死何憾,予生何心?
尚忆昔者小村之行也,倾沥血忱,但愿至性始终纯诚。
后会公观,见谓此语,但必上闻。
呜呼!
今公一死,弥久弥光
卓然君臣之义,屹立万世之防。
所存者千万,所损者毫芒。
既得正以斯毙,纵万磔其何伤!
呜呼,幼孙独不得从公而俱死耶!
忆从山间,语常夜阑,因及死生,愚谓形有成毁,神无变迁,东生西没,如彼火传。
此义已出羲、文之神《易》,岂可谓始于释老之异端。
公则曰否,亦既死后,霍然无有,绝笔流闻,乃若于吾言何有耶?
今公之形体死矣,其灵明果何如耶?
岂超鸿蒙,骑日月而尚顾乎故都耶?
倘其然,古人缔交,死生何閒?
道义千古,荣名夜日□徜丽于有形,而未得与俱逆乎汗漫。
倘身心之有愧,尚其赐迷途,一呵沉痼之针砭也。
呜呼痛哉!